|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花鼓戏

花鼓戏

关键词:通城,文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湖北通城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aia4374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863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通城花鼓戏

  基本概述

  通城花鼓戏又名通城提琴戏,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是以岳阳花鼓戏“琴腔”为主调,融合湖南长沙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以及通城,本地山歌、夜歌、民间师道音乐。曲调优美,旋律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唱腔有正调、哀调、梦调、西湖调、阴调、一字调、反十字调(打采调)等及各种花腔小调。因通城花鼓戏是以岳阳花鼓戏的“琴腔”为主调,也据说是为了和原来流传到通城的“天沔花鼓戏(今荆州花鼓戏)”所谓的“通城花鼓戏(打锣腔)”区别开来所以称其为“提琴戏”。后又因与长沙(益阳)花鼓戏其相互融合,故复名“花鼓戏”,民间剧团奇特地称其为“提琴花鼓戏”。 但并非是指所谓的流传到通城的“天沔花鼓戏”(通城打锣腔)。

 

  剧种形成

  通城虽隶属湖北,但是位于湖北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大部分地区与湖南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们的文化是三省融合的结果,不属于真正的湖北文化。其语言,民间艺术,都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湖南花鼓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流传到通城的。

 

  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起源于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于清末流传通城、崇阳。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特别是其中的“琴腔”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深受通城、崇阳地区人民的喜爱。

 

绪中叶,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率班来崇阳、通城演唱,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 因唱腔是以“琴腔”故称其为“提琴戏 ”。后来岳阳戏班解散,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落户崇阳华陂定居,授徒传艺,当地遂出现业余的戏班。通城人李兆时等在演唱中,逐渐吸收当地民歌风格,后来艺人又把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和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与长沙(益阳)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通城花鼓戏(提琴戏)。

 

  主体声腔

 

  通城花鼓戏的主体曲调分为两类,分别来自湖南的两路花鼓戏,即岳阳花鼓戏和长沙(益阳)花鼓戏。

 

  一类曲调(岳阳花鼓戏的琴腔):由瓮琴等丝弦乐器伴奏。代表曲调有为正调、哀调(一流、二流)。其次有:梦调、垛子、一字调 、阴调、西湖调、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等。

 

  二类曲调(长沙花鼓戏的川调):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 “弦子腔”。代表曲调为反十字调(打采专用)、长沙西湖调(一流、二流、急板)。其次有:宁乡正调、安童调、过江调、辞店调、劝夫调、渔鼓调、道情调、花石调、讨学钱调、四六调等等。上下句结构,两句间均有过门。另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小调。它最具特色的是保留了传统打锣腔的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形式。

 

  虽然上世纪50年代加入了丝弦伴奏,但仍不失其浓郁的乡土韵味和鲜活的民间生活气息。生、旦、行当均用真嗓演唱,收腔时用假声。以唢呐 “锁斗”结尾。并有一套表现力丰富的锣鼓经,其用法千变万化,有着闹台、起板、连接、收尾、伴奏、烘托气氛等作用。而提琴花鼓戏戏的演唱,尤男腔“尾音翻高收腔”是为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剧种特色。

 

  表演形式

  初期,通城花鼓戏角色单一,多为一生、一丑,后经过艺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表演增至三生四旦,即“老生、小生、奶生”。“正旦、闺门旦、花旦、老旦”。通城花鼓戏武功戏较少,因而没有专业的武生行当。唱腔“念白” 用通城方言(书面语)略带点“长沙官话”的味道。

 

  流行区域

  通城花鼓戏(“提琴戏”)形成后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到通城周边县市。今天的“崇阳提琴戏”就是源于通城的花鼓戏(提琴戏)。但“崇阳提琴戏”是以岳阳花鼓戏的“琴腔”为主,也对唱腔上进行了整改,与“通城提琴戏”有所差异。“提琴戏”于2008年,由崇阳县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剧目

  通城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其中早期的“二小”、“三小”戏,大都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爱情,泥土气息浓厚,生活情趣丰富。一些多角色的大本戏,具有反抗封建道德、追求婚姻自由以及惩恶扬善的内容。这些传统剧目,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大剧目有:《七姐下凡》、《母女讨饭》、《慈母泪》、《三子争父》、《赶春桃》、《双合莲》、《张广大上寿》、《刘海砍樵》、《赵五娘》、《三宝记》、《卖茂郎》、《二姐下凡》、《三子贵》、《买程卖柴》、《金钗冤》、《韩湘子》等。 小剧目有:《补缸》、《讨学钱》、《药板凳》、《驼子回门》等。

 

通城县为了传承和保护“通城花鼓戏”这一优秀而独特的通城地方“文化遗产”,成立了“通城县花鼓戏剧院”。

  与共和国同龄的通城县花鼓戏剧院,在57年的发展史上也有艰难的过程,剧院21名职工,退休5人,下海12人,仅剩4人维持。人走,戏台不能倒,他们一起深入各中学校,招收11名家境贫寒,热爱文艺事业的学生培训,并筹资将他们送到市艺术学校深造,回来后他们有的成了剧院的骨干,后来又积极吸收了其他民间剧团优秀艺人16名。剧院力量得到充实。

 

剧院不断继承和发扬通城传统民间文艺精华,改革剧院管理,自编,自演一系列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现代花鼓戏,将党的政策以文艺的形式传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为通城花鼓戏艺术,以及县文化宣传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原通城县花鼓戏剧院院长郑志文于2008年12月18日,赤壁市观摩学习文艺剧目返回途中因车祸以身殉职!

  1990年参加工作的郑志文,历任通城县花鼓戏剧院演员、演出队长、副团长、团长、院长等职,1999年荣获“湖北省舞台艺术银质奖章”,2006年被共青团通城县委评为“十佳青年”,2008年10月份参加湖北省首届戏曲艺术节,来到武汉洪山礼堂参加演出,荣获“表演二等奖”。 

  在演出中,无论什么行当,什么角色,郑志文都争着上,潜心研究演出中的一举手一投足。每天在村子里面演出,晚上都是12点后回来,大热天要穿着厚厚的戏装,汗水沿着戏装直流而下,里外都湿透了。他任院长期间,请来了几位文艺专家担任顾问,编排新剧目,增加设备投入,提高演出质量,给许许多多的农民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院由此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演职人员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与通城县毗邻的崇阳县、湖南平江、江西修水等地的老百姓,都纷纷慕名而来请他们去演出。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连续5年来每年上山下乡演出300余场,连续多年被省文化厅授予“上山下乡演出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他在缺少财政资金拨款的境况下,为职工解决了养老保险,争取了流动舞台车,改造排练厅危房,为剧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志文院长去世后,不仅给戏迷和农民朋友留下了悲痛和忧伤,也使得曾经唱响大江南北,风靡三省五县的通城花鼓戏随着他的离世而渐渐消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77797776 传真: 邮箱:1217699749#qq.com
地址:www.baidu.com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湖北门立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