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通城打锣腔

通城打锣腔

关键词:通城戏曲,华中戏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湖北通城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aia4374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87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看,三人围坐一起,一鼓,一锣,一梆子,自敲自唱,正是“不托管弦,人声帮腔”的老式演唱。听,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折《访友》:清瘦的“梁山伯”的嗓子尤其清亮,跌宕起伏,游刃有余,把梁山伯与心爱的女人诀别时的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忽然体会到无伴奏的妙处,干干净净,只有发自人内心的情感的声音。情到深处之时,后台帮唱者齐和,声音气势如虹,回荡在通城隽水湖畔……
     这是透着鲜活的通城民间气息的地方戏——打锣腔。清瘦的“梁山伯”,正是通城打锣腔第六代传承人张李吴。 12月3日,通城文化馆书记左心泉告诉记者,在通城传唱近两百年、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打锣腔,目前正在着力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两百年前,天沔艺人王耍儿传入通城

  打锣腔,在通城可谓家喻户晓,稍年长者都会哼唱几句。因为在那些娱乐休闲活动十分贫瘠的年代,它曾伴随许多人度过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听者追捧,唱者自然兴奋,打锣腔就在听者与唱者的一唱一和之中传唱到第七代传承人。
  说起通城打锣腔的“鼻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叫王耍儿的人。据介绍,打锣腔流入通城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或更早时期。当时,每遇洪水之年,天(门)、沔(阳)人逃水荒沿隽水而上,卖儿卖女的,杂耍的,唱曲乞讨的,玩蛇耍猴的,经常可见,其中也不泛天沔花鼓艺人。据传,通城打锣腔便是王耍儿逃荒到此地而传。当时,听了王耍儿唱戏,许多人便喜欢上了这种戏曲,王瑞成、陈官宝等人便请王耍儿教戏办科。他们在学唱之时,融入本地民间戏曲元素。从此,融入浓郁本地特色的打锣腔在通城地区迅速蔓延,且与通城毗邻的崇阳、湖南临湘、岳阳、平江边境等地也开始盛行。
  今年68岁的钟清明,一直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在通城文化部门工作。据钟清明介绍,过去,在通城崇阳一带同时盛行汉剧、提琴戏、打锣腔,因此三合班、二合班也常见,一个艺人同时唱打锣腔兼唱汉剧或提琴戏,或一个班子兼唱几个剧种,称为“几”合班。汉剧被称为“大戏、丝弦戏”,提琴戏被称为“琴腔”,打锣腔被称为“花鼓”或“锣腔”。三戏雅俗兼容,艺术上互为借鉴,对打锣腔板式的发展和锣鼓伴奏及丰富表演程式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同时,打锣腔剧目内容主要以百姓生活为主,贴近百姓生活,幽默生动,更受百姓青睐。
  因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打锣腔渐渐在通城开花结果……

  历经磨砺,因改革开放而重生

  12月3日,记者在通城见到47岁的张李吴和他的师傅之一杜神荫老人。据70岁的杜神荫介绍,1954年,尽管知道戏子身份卑微,但他还是跟随同属一个戏班的郑观华、卢洪海、付海棠三位师傅们走上戏台。他还记得,当时第一次上台,他就是唱的《卖花传扇》“小生”角色,赢得了阵阵吆喝声。话说到此,杜神荫便开唱了几句,也许声音没有了当年的清亮,但其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足见这位老艺人深厚的功底。
  杜神荫接着说,过去学戏都靠口口相传,为了便于学习流传,他便开始了边向师父学习边根据记忆一笔一画录入剧本。不幸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场动乱,三四十部手写剧本、所有的戏服都被焚烧破坏。
  心痛了,神伤了,所有像杜神荫一样爱好打锣腔的艺人们,不敢再大声哼唱曾经张口就出的曲调和台词,唯有心中默默念着,念着,念得心中疼痛难忍……
  改革开放来了,也带来了打锣腔的新生。1978年的一天,在锦山油坊村里,村民在农田干完活回来后就忙开了,有的卸下门板搭建草台,有的开唱练嗓子,有的提来自家煤油灯……夜幕降临,大家围聚在草台旁,期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锣鼓响起,“主角”的亮相让台下的所有人爆笑不停:床上的被单、台下观众稍新的外套都成了戏服。可是,这些不仅没有影响唱戏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台下的热情,因为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打锣腔。直至深夜,曲终之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那一夜,村里很多人无眠,很多人也睡了一个好觉,这一切都源于打锣腔。
  锦山油坊村的夜晚不再沉静,打锣腔持续上演,数百上千人慕名而来,点燃了四里八乡人的热情。

  自筹组剧团,老艺人打开新市场

  也在1978年,张李吴开始学习打锣腔。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张李吴很快走上了戏剧的舞台。张李吴介绍,1980年之后,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村民一如过往地请人唱戏。就这样,一批热爱打锣腔的艺人活跃在通城的各个村落之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通城境内拥有打锣腔的剧团达到三十多个,可谓盛极一时。
  据钟清明介绍,打锣腔的主腔有圻水调、四平腔以及倒扳桨、哭皮腔、还魂腔等。不论腔的长短缓急,每句唱词的尾字帮腔都必用人声和唱。根据早年的挖掘整理,可查剧目有一百多个,以平民生活为题材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居多,反映了农村田间地头最原始、最朴质的生活故事。剧目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戏又称“正本戏”,可演一个晚上(半天);中型戏又叫“介场戏”,演于两个大戏中间;小戏多用作“找戏”(三四十分钟),即演完了再“找”(补演)一出小戏。
  1989年,张李吴在自己精心学戏与唱戏十余年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筹资金成立了“通城县百花剧团”,并公开招聘学徒,其中7人从四五十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他的首批学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李吴的苦心经营下,百花剧团在当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编排的《慈母泪》、《账房会母》和《皮秀英四告》等10个剧目成为了通城 、崇阳两县各乡剧团移植演出的经典剧目。他因表演精湛而被观众誉为“第一小生”。
  张李吴成了“明星”,前来拜师的人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徒弟达到50多位,其中还有的徒弟组建了小剧团。说起他最小的徒弟,张李吴更显得十分得意:1989年出生的黎秀丽,本来在通城县城一家超市上班,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他演唱的打锣腔之后,便毅然辞工,跟随他学艺。如今,黎秀丽与同为唱戏的丈夫已组建了自己的小剧团。
  经费条件不足,打锣腔表演有待“包装”

  张李吴说,他近几年平均每年带团演出均在300多场,而在2007年演出286天,演出570多场。从张李吴口中的数字,记者似乎感觉到打锣腔仍处于一种繁荣鼎盛时间。但张李吴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打锣腔是在残喘求存,剧目繁多、唱腔讲究等一系列问题对这门民间艺术戏剧的传承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钟清明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会打锣腔的人已转行外出打工了,如今传承人总共也不超过100人。而且,现在年轻人也很少对打锣腔感兴趣。
  左心泉告诉记者,虽然在2008年由县文体局组织专班打造的打锣腔传统小戏《药板凳》经过打磨加工,送选全省首届地方戏曲艺术节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汇演,荣获“表演二等奖”和集体“演出优秀奖”,但由于长期经费不足和教学条件有限,众多打锣腔的表演剧目表演比较粗糙,因此还拥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钟清明说,打锣腔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画卷与缩影,也是从生产生活走向舞台戏剧的初级阶段,因而,对研究长江中下游众多地方戏的产生和形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戏曲进程中的活化石;它贴近生活,在戏曲改革和表现现代生活为题的戏剧中,更展示了它无穷的潜力。
  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打锣腔虽然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受民间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在文化多元和艺术形式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加重视,它将无法在当今各种多元化的流行艺术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重视对打锣腔保护、发展和传承,这是打锣腔继续发扬传唱的最好方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77797776 传真: 邮箱:1217699749#qq.com
地址:www.baidu.com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湖北门立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